皇帝下葬后,封闭地宫的最后一位工匠怎么出来?

2025-05-19 08:04: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最后一个工匠在出来之前,会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槽洞上,在让它慢慢倾斜,当关上石门之后石条就会沿着球状轴滚动到槽内,从而推着关闭彻底关闭石门,这时有“自来石”顶着想要推开就是痴心妄想了。

中国历史上有200多位皇帝,每一位都留下了“国宝”。这些“宝藏”是帝陵。目前最早的皇陵是周代武王纪发的陵墓。最大最神秘的皇陵是秦始皇陵。

据史料记载,第一个帝王陵建成时,李四宰相共征募80万人建陵。皇陵直到秦始皇去世才建成。之后,二帝胡海即位,又完成了一年多的建设。完工后,为防止皇陵被盗,胡二世将一些参与皇陵建设的工匠活埋。

因为这些负责设计皇陵的工匠,都是对皇陵最了解的人。如果他们散布皇陵的消息,或者有邪念回来挖盗,那就不值这个损失了。于是,这些工匠就成了祭祀的对象。除了胡海二帝,成吉思汗和慈禧也大规模祭奠工匠。

然而,“人祭”的风气在秦朝早期被废除,秦王在后世被打成暴君。因此,汉代以后的皇帝大都不使用工匠安葬。他们让匠人出去,但前面的匠人都走了。最终负责关门的工匠们该怎么办?不可能留下来埋葬。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祖先们早就有了解决办法。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自来石”,这是一种1.6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手工切割而成。“自来石”的发现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明墓发掘中发现的,定陵开墓时,有两座高3.3米、宽1.8米的石门。

石门的外面没有锁和螺栓。很明显,它是从内部封闭的。然而,谁愿意最后一个关门呢?经过反复核实,专家发现,这扇石门是由门缝中的石柱撞上的。他们用铅丝罩和木板顶把石棒推开。打开石门后,“自来石”真相浮出水面。

原来,“自来石”之所以会自动关闭石门,是因为古人先把门轴的上下两端做成一个球体,然后在两个石门之间的门缝的同一部分刻出一个突出的凹槽,然后在离门不远的石板上也有一个槽孔。

出来之前,最后一个工匠会把“子来石”放在地上的凹槽孔上,使其慢慢倾斜。关闭石门后,石棒将沿球轴线滚入槽内,从而完全推动和关闭石门。此时,推开“自来石”是一厢情愿的。

如果你想轻松打开坟墓,你需要转动一把钥匙。所谓的转钉键是指像转弯一样弯曲的钉子。钥匙穿过石门,盖住石门,然后慢慢地将其推入,直到石门保持直立。这样,石门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打开了。不得不说,发明“转钉钥匙”和“自动门”的工匠真是太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