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蒋还是姓汪是什么意思?

2025-05-18 06:57:4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

我看《人民的名义》里时不时说起谁“姓蒋还是姓汪”,出自《沙家浜·智斗》的经典段落。这是阿庆嫂的话。(阿庆嫂是中共一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联和国民党抗日。可是这时候国民党分为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和汪精卫领导下的国民党。说汪精卫是伪国民党没问题,但汪精卫总不能也认为他自己伪吧。所以,姓蒋还是姓汪,是最好的思考方式。阿庆嫂认为:两方都是坏蛋,但汪比蒋还坏。蒋不是什么好东西,也可能借着抗日合作屠杀在日占区的中共。但汪已经直接站在对立面了。所以汪比蒋坏,要更加提防。在《沙家浜》的布景中,蒋同咱们是联合抗日的,只是阵营不一样。

而汪是伪军奸细,所以是敌人。也就是说假定剧中祁同伟姓蒋,那么他只是阵营不一样,尽管归于汉大帮,但依然能够协作的好同志。但假定姓汪,那就阐明他是公民的敌人了。简单的说,抗战时期,全国抗战统一战线对战日军和伪军。日军是外国人,就中国人而言,统一战线最高领袖是蒋中正,所以姓蒋,伪军最高领袖是汪精卫,所以姓汪。在日常引用里,友军姓蒋,敌军姓汪。想起吴思的那段话英雄很容易小看老百姓,最终被打败的却不是老百姓。毛统帅着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力量,一路阳刚纯取攻势,既要清除小农,又要彻底改造人心,试图创造出一套新价值观和计算得失的方式。当时宣传得铺天盖地,灌输得无孔不入。不过二十多年,许多东西就好像《诗经》中的遥远故事了。

‍‍

回答(2):

到底是蒋介石的部队还是汪精卫的手下。

闻名赤色京剧《沙家浜》的选段《智斗》中的一句台词。

《沙家浜》讲的是抗战时期,江南新编第四军浴血抗击日军,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名义上接受蒋介石委员长的领导,但是暗中投靠日寇,想和汪精卫一样当汉奸。

中共地下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的与敌人周旋,掩护了十八名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并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

扩展资料

阿庆嫂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用刁德一的话讲,这个女人那不寻常......她态度不卑又不亢。这和高小琴的角色也大体吻合。胡传魁胡司令是沙家浜里面的矛盾的角色,既是反面人物,又十分讲义气,豪爽,缺心眼,这就有一点悲剧的意味,这和祁同伟还是多少有点像的,祁同伟一直在提他的穷亲戚,这可以说是他的义气,和沙瑞金高育良比较他在政治方面的幼稚是他的缺心眼。

刁德一名义上是胡传魁的手下,参谋长,但是暗地里积极为日本人卖力,大肆搜捕新四军伤病员,后被新四军镇压。但是唱《智斗》的时候他们名义上是国民党的部队。

所以《智斗》里阿庆嫂才会有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的发问,意思是到底是蒋介石的部队还是汪精卫的手下,当时的汪精卫已经建立了汪伪政权。暗地里也在试探侯亮平,咱们到底是不是一家人。

回答(3):

‍‍‍‍

在《沙家浜》里有一段:刁德一:这个女人那,碍常。阿庆嫂: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胡传魁:这小叼,一面子也不讲。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阿庆嫂:刁德一:她态度不卑又肮。阿庆嫂:他神情不阴又不阳。刁德一,搞得什么鬼花样。胡传魁: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阿庆嫂:刁德一: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阿庆嫂。

蒋:即蒋介石,求同存异,政见不同的意思。(可以合作)。汪:即汪精卫,汉奸走狗,人民敌人的意思。(必须打死)。字面意思就是问属于那一边的人,真正的意思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当时,蒋介石是我们是联合抗日的,只是阵营不同,代表着是好的,一条船上的人;而汪精卫是伪军汉奸,代表是敌人。

‍‍‍‍

回答(4):

‍‍

《人民的名义》中反贪局局长侯亮平刚上任时,受祁恫伟要求参加了他们的同学聚会,还让美女高小琴亲自接驾。最精彩的当然是聚会时他们三个唱的《沙家浜》智斗,侯亮平扮演刁德一,祁祠伟唱胡传魁,高小琴自然是阿庆嫂,三人唱的可是激情澎湃,他们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智斗》当中阿庆嫂的一句唱词“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故事讲的是1939年秋,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义勇军离开苏常地区后,因伤势太重无法撤离的数十名伤病员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汪是伪军奸细,所以是敌,蒋同咱们是联合抗的,只是阵营不人。也就是说假定剧中祁同伟姓蒋,那么他是阵营不一样,尽管归于汉大帮,但依然能够协作的好同志。假定姓汪,那就阐明他是公引的敌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