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犯罪,父母承担什么责任

2025-05-10 17:53: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如果是未成年人,依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监护人应承担民事上的责任,其余措施相关法律暂未做出规定。

如果是成年子女犯罪,则要区分两种情况:

(1)当一个人符合法定年龄,又有独立行驶权利和义务的能力,他就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受到法律的制约,所有违法行为都必须自己承担所有法律责任。

(2)当一个人符合法定年龄,但却没有独立行驶权利和义务的能力,例如精神病等重症,则需要负赔偿责任。

扩展资料: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未成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这一部分人。

根据我国《刑法》“罪责自负”原则,未成年人犯罪应由其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父母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他人经济损失的,根据《民法》相应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

父母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及对未成人的成长负有的法定监护责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监护责任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法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