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下一句?

2025-05-22 02:51:2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下一句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是唐代元稹所作的《离思五首·其四》,全诗原文如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白话文意思是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该诗是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扩展资料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一、二两句,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作了回答。含意是说他对世事,看破红尘,去修道的原故,这是其一。其二,是因为他失去心爱的她,再也不想看别的“花”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回答(2):

离 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在经历了大海的浩瀚,在没有别的水可以让我感到同样的心境。 在见过了巫山的朝云暮雨,在没有其他的云彩可以给我同样美丽的遐想。 在群芳中漫步,却没有一朵是我想要的。 除了修道的原因外,还是因为我在思念着你呀! 此为诗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之作。其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诗的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是意隐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写。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就全诗情调而言,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回答(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下一句是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即使是在万花丛中,也懒得回头一望。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是因为你!取次,意为随便、草率地。缘,为了。修道,尊佛奉道,或者修身治学。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陶醉过巫山上云雨的梦幻,其余地方的云雨也不过是浮云罢了。其中寓意是自从我遇见了你之后,此后我的心中全部装满了你,别的只不过是人生过客一样。

作者将沧海和巫山隐喻为自己的妻子,他认为自己的妻子就像沧海和巫山一样,让诗人见了之后便深情款款,不在会留恋和心动其他的女子。他对自己妻子的爱是无与伦比,除了自己的妻子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女子让自己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