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依法治国与法治?(只要有关这方面的知识都行)

这个可能会做为考试题目,请大家多多帮忙!
2025-05-14 09:13:1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科学论断。从中可看出:“依法治国”与“法治”并不能划等号,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什么是法治?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指一种治国的思想体系,又指一套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还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状态。
一般认为,法治包含如下基本涵义:第一,是一种社会调控模式;第二,是指法律主治、法律至上的原则;第三,是指法律秩序。换言之,所谓“法治”,其实不仅仅是“以法治国”的意思,而且含有用以治国的法律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或理想的意思,如“公正原则”、“平等原则”和“维护人的尊严的原则”,“法治的核心在于保护公民的权利,约束国家权力”。

而依法治国,则是强调以法治国的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一种治国方式。在理解依法治国时,需要注意“法律工具论”的认识误区。这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在旧时代的中国,我们的祖先曾经缔造过一部部法典,它们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界碑般划分着一代代辉煌,在纵横数万里的中国版图上曾经镌刻出典型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我们今天的一切共性和民族性,都可以从中找到根和源。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旧时代的中国始终未能真正实现法治。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无论法律制度多么完备,它们都只是统治阶级统治民众、治理社会的“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统治权力本身并不受约束!

总之,依法治国是强调以法治国的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一种治国方式。具体来说,根据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可见,依法治国是法治的外在形式和实现过程,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精神和原则。依法治国应当体现法治的精神和原则,而法治又必须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

应当说,关于依法治国与法治二者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升华的认识过程。1997年9 月,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但是,十五大报告并没有进一步阐述依法治国与法治的关系。这样一来,在实践中就可能产生“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依法治国”与“法治”是一回事的误解。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以说,这是对于“依法治国”与“法治”二者关系的准确诠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间关系的科学把握,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回答(2):

以法治国我们喊了2000多年,但是始终建不起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为什么,那就是,没有与法治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政党政治,和权力制衡的政治体制,能够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以法治国和健全法制社会的前提条件。

回答(3):

那个shaking是中宣部的人把,谁安-插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