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冬
2.会潜伏期后期病毒已具有一定传染性
姜素椿教授指出,从患者吸入流感病毒,一直到发病这段时间都属于潜伏期。所谓发病,是指出现显著症状。目前根据美洲的统计,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例只有少数没有出现发热症状,因此大多数是以发热为显著症状来判断是否发病的。
姜教授从病原学的角度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潜伏期的传染性情况。他首先指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潜伏期的后期就已经具有传染性了,但是传染性最强的阶段应该是在发病之后。传染性是与病毒的数量有关系的,病毒被吸入到人体内之后,在温度湿度等都适宜的条件下会进行复制。病毒复制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才会使人发病,出现发热,咽喉痛等一系列症状。这个时候,病毒的数量是最多的,传染性也是最大的。在潜伏期的后期,病毒的数量已经积累到一定数量,因此已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同时,姜教授也指出,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与被感染者接触的特别密切,接触的对象抵抗力又很差,那也可能在发病前一两天被传染,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小。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传染期划在发病前一天是有道理的,如果范围太大,也会对社会造成过大的影响。北京这例确诊患者11日乘机,13日出现发热症状,与她同机的乘客受感染的概率非常低,因此判定不属密切接触者范畴。
最后,姜素椿教授总结了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三强一不强”。即传染性强,潜伏期短,散播性强,对人类来说是全新的病毒,人群易感。但是其毒性不强,并且现有抗病毒药物有效,所以病死率不高,与季节性流感近似,死亡率在千分之一以下。我国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对甲型H1N1流感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应该是世界上各大国中控制的最好的,国内还没有本土发病的病例,也没有引发过度的传染,但是并不能保证以后肯定都不会有。对这种新型流感应高度警惕,以预防为主。另一方面,型H1N1流感可防可治,自然也不必恐慌。
姜素椿 传染病专家。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科主任、副院长、专家组成员。2003年,姜素椿在抢救北京第一例输入性SARS患者时不幸感染SARS,他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了SARS康复者的血清,使病情发生奇迹般的变化,再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后,仅23天就康复出院,开创了全国首例用血清来治愈SARS的临床实验,为科学治疗SARS留下了宝贵的临床医学资料和经验。
3.不是据最新一期的健康播报明确指出:适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有6类,另外,有7类人群为流感疫苗的禁忌人群。
流感疫苗的禁忌人群具体包括:
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如新霉素等)过敏者;
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3、孕妇;
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发作期的病人;
6、严重过敏体质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流感疫苗的适用人群具体包括:
1、托幼机构儿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
2、免疫力低下者;
3、慢性疾病患者及体弱者、医护人员;
4、60岁及以上人群;
5、为公众服务的人群,如公交、商业、服务业人员及人员集中的集体单位的工作人员;
6、机关、企事业单位有较重要岗位的人。
夏天或秋天,体温到了37.5度以上、头痛、发烧、呕吐。这是甲流的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最好要到医院去看一看。不要乱吃东西,饭前便后洗手,别到人多的地方去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一旦发现染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或是及时到医院确诊,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预防流感可以使用确感灵抗流感喷剂,能快速的抑制杀灭流感病菌。是纯中药的喷剂,还能对空气进行消毒。
d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