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和小楷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和相同点

可以用毛笔字帖练习钢笔字吗?
2025-02-11 13:25: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楷书和小楷都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区别在于:

一、小楷是楷书的一类,楷书包括小楷;

二、小楷的字体一般为1~3厘米,而楷书字体大小没限制,小到1厘米以下,大到数寸。

三、运笔略有不同,小楷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楷书中的大楷要雄壮、厚重,大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小楷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



扩展资料

一、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

二、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一位杰出的隶书大师,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三、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楷书

回答(2):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http://baike.baidu.com/view/470233.htm?fr=ala0_1

回答(3):

毛笔楷书分大楷 中楷 小楷 古代大楷应该就是写牌匾什么的 中楷用来写布告什么的 小楷用来考科举 写公文 抄佛经一类 反正都是楷书

毛笔字帖练钢笔是完全可以的 不过一般要选小楷 主要学结构 真正想练好钢笔字 学古帖是必须的
小楷字帖有很多可以作为钢笔字帖 比如 王羲之的乐毅论 欧阳询的般若波罗蜜心经 钟绍京的灵飞经 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等都不错

回答(4):

可以用钢笔写毛笔字贴,最好是有一定基础,最好是找刻在碑上的法帖

回答(5):

黄瓜和小黄瓜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