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遥感的辐射源有哪些?

2025-05-18 23:45:1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星光以及太阳的紫外、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信号。

2.锋面、台风、冰雹云、龙卷等天气系统中大气运动和雷电等所激发的重力波、次声波和声波(见大气声学)辐射信号,其频率范围为10-4~104赫。

3.大气本身发射的热辐射信号,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在4.3微米和1.5微米吸收带的红外辐射;水汽在6.3微米和大于18微米吸收带的红外辐射,以及在0.164厘米和1.35厘米吸收带的微波辐射;臭氧在9.6微米吸收带的红外辐射和氧在0.5厘米吸收带的微波辐射等。

4.大气中闪电过程以及云中带电水滴运动、碰并、破碎和冰晶化(见云和降水微物理学)过程所激发的无线电波信号,其频率范围为100~109赫。被动式大气遥感探测系统主要由信号接收、分析和结果显示等3部分所组成。由于这种遥感不需要信号发射设备,探测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功耗都大为减小。被动式大气遥感技术从60年代开始即用于气象卫星探测,获得了大气温度、水汽、臭氧、云和降水、雷电、地-气系统辐射收支等全球观测资料。但是,被动式大气遥感系统探测器所接收到的,是探测器视野内整层大气的大气信号的积分总效应,要从中足够精确地反演出某层大气成分或气象要素铅直分布(廓线)的精细结构还很困难。比较成功的方法有2种:一种是频谱法,即观测分析大气信号的频谱,以反演大气成分和气象要素廓线;另一种是扫角法,即观测大气信号某一物理特征在沿探测器不同方位视野上的分布,以反演大气成分和气象要素的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