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形式或内容而言,并不是中世纪盛期的所有叙事故事都像传奇故事那样庄严、高贵。一种与此迥然不同的新的叙事形式是故事诗(fablian)或韵文故事。虽然韵文故事起源于伊索的道德动物寓言故事,但它很快就演变成主要用于娱乐而不是说教的短篇故事。它们往往十分粗俗,有时用非常幽默和完全不浪漫的方式描述性关系。许多韵文故事还具有强烈的反对教权主义特征,以修士和教士为嘲弄对象。由于韵文故事十分“不雅”,过去人们曾认为它们完全是用新兴城市阶层的要求创作的。但现在人们几乎肯定地认为,他们至少同样也是为喜欢嘲弄教士的“高尚的”贵族而创作的。韵文故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反映了日益世俗化的社会趋向,是后来由薄伽丘和乔叟进一步完善的坚定的现实主义的最早的表述。
在形式上与韵文故事截然相反但同样反映出日益世俗化的倾向的,是枝蔓丛生的《玫瑰传奇》。正如其名字本身所表明的那样,《玫瑰传奇》起初是部传奇故事,具体说来在1230年前后由温文尔雅的法国作家洛利斯的威廉创作。但威廉未能完成这一非常华丽、浪漫的作品,而在1270年左右由另一位法国人、墨恩的约翰(若望)最终完成。后者令作品的性质有了很大改变。他在书中插入了冗长的、尖锐的枝节内容,对宗教的虚伪予以谴责,并把生殖需要作为全书的主题。他用众多诙谐但极其粗俗的形象和隐喻说明,在人类繁衍中起促进作用的不是爱,而是“自然女士”(DameNature)。在故事的高潮,主人公获得了他原本梦幻中的女士(在书中被比拟为玫瑰)并强奸了她。由于这一作品流传极广,看来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那时的鉴赏力和现在一样是多种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