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来袭,如何安全度过梅雨季?

2025-05-13 04:22: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 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天气变得又闷热又潮湿,禾健的健康专家给大家从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支个招,让大家安全度过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对人体健康不利:
一、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大量的水汽使体表汗液蒸发困难,妨碍人体的散热过程,使体内积存热量过多,皮肤调节体温功能失常,从而产生头晕、胃疼、胸痛、抽筋、视力模糊等症状,人的心情忧郁、情绪低落,自然死亡率也会随之上升。据美国专家的调查,相对湿度达80%或更高时,事故会增加33%;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速记错误增加10倍。
二、梅雨天气潮湿条件下发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三、梅雨天气,一些风湿病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难忍、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还易引起旧伤复发,出现神经痛。
四、心血管疾病在梅雨期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长期阴雨形成的高湿度、低气压容易使人们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疾病。
梅雨季节人体保健措施:
一、调节室内温湿度,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有空调的用户,可采取降温、抽湿的方式,将气温降至23℃—26℃、相对湿度降为50%—60%;如没有空调,则可通过采光、关启门窗(适时通风)等手段,调节居室温湿度。
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和睡眠,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
三、风湿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护腕、肘、肩、膝等部位。运动时应注意晨练不要太早,阴雨天气不要外出运动。
四、在梅雨季节,食物食用前应该先进行加热杀菌。
五、梅雨期间,要经常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多进行热水淋浴;注意饮食结构和卫生,少吃多脂肪、含热量高的食物,多饮水,少饮咖啡和酒,尤其不要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以防中毒。
六、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梅雨季节的生活小常识:
一、大理石地面,小心防滑。
现在很多新小区都很漂亮,环境布置上也下工夫,不少小区路面都用的是大理石。可连着两天阴雨,大理石就返潮了,走上去特别滑,真要当心。梅雨季节,连续下雨,大理石路面会更加湿滑,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走路要格外当心。
二、隔夜菜最好别吃。
梅雨期,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新鲜蔬菜最好不要隔夜、隔餐食用。因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蔬菜放一晚上后,更容易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
三、充分利用家里电器除湿。
梅雨季节,家具、衣被之类常湿乎乎的,蛮难受。可以充分利用家里电器除湿,比如,用电吹风吹吹家电,用电熨斗熨烫衣物,开启空调除湿功能。
四、多关注自己心情变化。
高血压、关节炎、癣病湿疹等疾病,梅雨季节都容易高发。多休息、不淋雨、减少晨练、多吃果蔬,是有效的保健方法。另外,梅雨季节里,抑郁症也易发作。据统计,梅雨季节里,约有一成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听听音乐、看看电影、泡杯花茶、读本好书、洗个热水澡等,都是保持心情愉快的好办法。必要时,也可吃些藿香正气水等健脾化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