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0届高三学情分析样题历史答案

2025-05-16 01:11:3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江苏省南京市2010届高三学情分析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B C A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C A A B D C

二、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2分,第24小题10分,第25小题10分,共计60分。
21.(1)不同:君主专(独)断(君主专制)(1分);集体决策(民主决策)。(1分)
(2)特点:集体决策与君主专断相结合、(1分)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1分)
影响:完善了三省六部制;(1分)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1分)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1分)
(3) 意义:形成了集体管理国家政权的新形式;(1分)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1分)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1分)
弊端:少数“成年男姓公民”的民主; “外行治国”; 民众易受少数政治家的蛊惑与控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任答2点,给2分)
(4)认识:不同的政治制度各具特点,各有利弊(或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1分)不同的政治制度之间应该互相借鉴。(1分)

22.(1)方式: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1分)
(2)不同:以工代赈(或图一直接、图二间接)。(1分)
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或生产);(1分)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1分)
(3)发展:形成完备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或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1分)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民主思想和意识的加强;工人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为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等。(只要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每点1分,共3分)
(4)问题: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1分)造成国家难以承受的财政负担;(1分)国民心理疾患明显加剧;(1分)影响社会健康、正常发展。(1分)
(5)看法:恰当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2分)
或: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分)社会保障制度应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如答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1分,总分不超过2分)
23.(1)关键:立宪法,开国会(或实行君主立宪)(答民主共和不给分)(1分)。
活动:戊戌变法,(1分)
意义: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分)
(2)关键:促进国民的觉醒。
实践:提倡“民主”和“科学”,发动新文化运动。(1分)
原因: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1分)
(3)激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或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1分)
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1分)
史实: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刊物;创办工人学校;建立共产党。(答出三点得1分)
(4)认识:民众(人民)的觉醒(觉悟)是社会进步(变革)的条件。(或先进的思想只有符合国情才能变革社会)(1分)

24.(1)变化:由排斥到引进(学习)(1分)
(2)目的:修改不平等条约,建立平等关系;(1分)学习欧美先进制度;(1分)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1分)富国强兵。(1分)
(3)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2分)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2分)
(4)启示:学习外来文明要和本国国情相结合。(或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相结合)(1分)

25.(1)因素:出身医学世家(或受家庭熏陶);(1分)科举受挫;(1分)博学。(1分)
(2)问题:没有深入实践仔细观察(或照搬或套用前人结论);(1分)药物分类或名称表述混乱(或名称不一);((1分)药性记录不准。(1分)
(3) 解决: 研读;请教;实践;总结。(任答三点给3分)
(4)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