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随便切一块就可以长出来的。
你看土豆表面会有一个一个凹进去的小洞。这些小洞里面就有幼芽。
你可以拿块湿布把土豆包起来放几天,保持湿度。
小洞就会长出芽来。然后你把这些芽切出来,小块不要太小,不要破坏芽。
放进土里,芽朝上,保持土壤湿润,会长得很快的。
水也不要过多,否则容易烂。湿润,透气就好。
土豆还是很好养的,很有成就感。我小时候就在花盆里种过,长出来的土豆妈妈帮忙炖了吃。嘿嘿,很开心的。
也祝你成功!
这种事情还有问题你可以MAIL到 civyliu@gmail.com 问我。我每天都会开邮箱的。我小时候也很喜欢做这种事情,现在都没空做了:(
——————————————
p.s.在我后面回复的血色,这种方法你试过不可以吗?
没有试过就没有发言权。你那是批量种植的。
你让一个孩子弄个亩产一两吨?
搜索引擎谁都会用,复制过来的回答,有意思吗你觉得?
复制来复制去只是在浪费网络资源。原创的回答才能为互联网不断添加知识和财富。
恩,楼主问什么就尽量回答什么比较好,就算是复制的也要有用啊:
马铃薯栽种
只要在自家庭园或阳台里,选择日照良好的地方认真栽种,即使初学者也能轻松的享受蔬菜收成的乐趣。
采购薯种
购买无病虫害的种薯,栽种前先切成两半。
从2月~3月,种苗店和园艺店都会开始贩售病菌检验合格的种薯;在选择上要选小颗的,大约60公克,而且具有1、2个芽的马铃薯。
然后购买回来时,不能马上种下去,必须要在栽种前的2、3天,把马铃薯纵切成两半。
『男爵』以及『五月皇后』是属於比较容易栽培的品种。
在栽种的2、3天前,记得要把马铃薯切成两半,这是为了让种薯的顶端和连接地下茎的部分能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必须采用纵切法;切好后置於阴凉处,将切口风乾。
种植
种植作业最好在3月进行。
种植时最重要的是选择日照、通风以及排水良好的地方;排水不良的时候要把畦堆高使排水良好。
在作业前的第一步骤,要先把院子的土壤重新耕耘过,挖出小沟,然后把种薯的切口朝下,使嫩芽的位置在小沟的中央,之后再覆上壤土,轻轻施压表面;种薯的间隔是30公分,为了预防病虫害,就要尽量加大间隔,而且要时时观察,土一乾就要浇水。
将土挖到30公分左右深,然后充分的搅拌,再把土倒一半回洞里,做成深约15公分的小沟;如果碰到排水不良的情形,就要将土倒一些回去,将畦弄高。
每一个种薯需要腐植质土300公克、化学肥料12公克,充分混合之后放入小沟中;将土壤回填约3~5公分后放入种薯,再把剩下的土壤全部覆盖上去。
管理
勤於『去芽』和『培土』,不要过度追肥。
马铃薯种植一个月后,芽就会从土里冒出来;为了能收成结实的马铃薯块茎,只留下最大的芽,把其它的芽都去除(去芽);之后约两个礼拜,把土聚拢到植株周围(培土),再於花蕾变大的两周后,进行第2次培土。
追肥虽然会使马铃薯更肥大,但品质上会打折扣,所以只需要在发育不良时再施肥;5月下旬开花时,发育不良的植株以1株大约5公克的份量,将速效肥料施放在植株间,另外,不需要浇水。
为了不要拔到种薯,用指尖夹住要留著的芽,先压紧其底部,再把其它的芽放斜一拉,迅速拔除。
带绿色的块茎冒出头时,为了防止直立茎倒下,用三角锹或小尖铲把周围的土聚到根部,使植株完全固定。
发育良好时,叶子比较大而茎不会长得太长;相对的,发育不良时,茎徒长而叶子小。
若地上的部分发育不良,而地下的马铃薯也会又少又小。
病虫害
株距放宽、维持通风良好,及早喷洒药剂预防。
发芽的同时如果受到蚜虫和瓢虫的侵害,那麼自梅雨季直到7月,植株下端叶片会出现污垢般的斑点,而且同时叶片会转变成暗绿色;如果要预防害虫侵袭,可以喷洒二氯松水溶药剂。
收获
叶子变黄时就可以挖出马铃薯,但是要注意不要让马铃薯受伤。
叶子会不断的生长到6月中旬左右;那时候虽然马铃薯也变大了,但为了要得到饱满的马铃薯,最好等到7月中旬的酷暑,叶子开始枯萎时再收成。
叶子变黄时,为了不要伤到马铃薯块茎,从离茎较远的地方插入铲子,将土弄松之后再用手挖出来;基本上1株约可以收成5~7个马铃薯。
下端叶子变黄时是收成的好时机;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试挖,确定马铃薯的发育情形,再把它挖出来
没有你这么种法的。建议:
立春过后,粮菜兼用的春马铃薯,可陆续进行播种,一般可播至2底。具体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品种选择:目前我县农业部门从黑龙江引进的马铃薯品种有东农303、克新2号。农户在选择品种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如以出售马铃薯或自己食用为主,可选购早熟品种东农303,种后可早收获,早上市,经济效益好,吃得新鲜。如所种马铃薯以作饲料为主或一些山区旱地,则可选择中熟品种克新2号,种后抗性强,产量高,便于贮藏。
二、播种:1.土壤: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通气良好,近几年未种过茄科作物,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宜。2.基肥:马铃薯的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早,钾肥丰富。基肥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60%~70%,因此要重视基肥的使用,一般亩施腐熟栏肥1500公斤,加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1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或15%三元复合肥30公斤,或尿素2.5~5.0公斤、复合肥10~15公斤、草木灰25~50公斤。3.薯种切块:把摧好芽的马铃薯每个切成半两左右的块,每块留芽眼2—3个,伤口蘸草木灰,减少感染。4.合理密植:密度为50厘米×25~30厘米,亩栽4000~5000株,每亩用种量125~150公斤。
三、中耕培土,施追肥:马铃薯一般中耕培土2—3次,出苗时深中耕浅培土,发棵期浅中耕厚培土,封行前应培土成垄。出苗时追施提苗肥,亩用腐熟人粪肥2000~250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过半个月后追施发棵肥,用量同上,同时要增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15公斤,以后一般不再追肥。水浆管理上,雨后要及时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尤其在发棵期和薯块膨大期,土壤供水要充足。
四、采收: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薯块发硬,并容易从匍匐枝上脱落是基本成熟的标志,供菜用的已可采收。亩产量一般可达1500~2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