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心理学抱有这样的看法:去找心理咨询师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
人,而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
都是变态的。
这些看法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决定进行心理咨询时需要很大勇气
和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什么会对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有这样的偏见呢?一方面,
这与我们的人文传统有关。 中国人比较顾及面子,认为有了心理困扰是不光彩的
事,倾向于自己解决。
如果大摇大摆地去咨询心理,就会被人说成是精神病了。另
一方面,和媒体的误导有关。为了谋求利润,媒体会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在表现
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时,喜欢选择和炒作心理变态。从电视、电影、报纸和杂志上
接触心理学的,很难逃出这种误导。
人们也常常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在一起。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
精神病学家是医生。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心理失常的人,即所谓“变态”的人,主要
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
和其他医生一样,精神病学家在治疗精神疾病时
使用药物;与此不同,尽管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精神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进
行治疗。 要知道,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
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较等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变态心理学的这个定义,明确地指出了它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不过,针对同样的对象,两门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