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雨巷》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025-05-20 08:58: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雨巷抒发了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  戴望舒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的抒情形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的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戴望舒《雨巷》在骨子里仍然是古典的抒情,忧郁而惆怅.然而穆旦诗歌在面对现实时有着对生命与艺术的双重沉潜,将中国土地上的生活的沉重与灾难潜入内心深处,将民族本位的,更具感性的变为经验,如他的《五月》,具有“政治感伤性”,不满足于“浮薄表象的社会现实”,则现实是比戴望舒要强很多,比较彻底.
雨巷》所表达的情绪是多重的:
1、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
2、表现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独的游子形象贯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带有悲剧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样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内心世界,又有妩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难面前不弯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样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对方;也许他期待的永远是心中的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