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是曹操第三子,力可敌猛兽,在演义中却为何不受重视?

2025-05-18 02:41: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曹彰,字子文,是曹操和武宣卞皇后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是曹操口中的“黄须儿”。他是三国时期一流将领,骁勇善战,武艺高强,从小就力大无比,善于骑射,他还经常用手搏击猛兽,为曹操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曹魏政权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代北乌桓无臣氐等造反,曹操任命曹彰担任北中郎将,行使骁骑将军的职责。

他志不在文一心只想做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他曾说:“大丈夫应当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之众驰骋沙漠,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哪能做博士呢?”从他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文学知识这方面很轻视,这也就似乎在暗示他并不在乎王权政权。

曹彰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二就是它具有可代替性。在曹操的儿子中,曹丕是最像他的那个,心狠手辣,不仅武功了的,而且还会做文章,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曹植才华横溢,博古通今,是一个时所罕见的大才子,曹操对他都敬爱有加十分赏识。曹冲,自幼就聪明伶俐。而曹彰呢?曹操曾经问儿子们的理想曹彰回答说:“愿做将军。”曹操又问:“做什么样的将军?”曹彰回答说:“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由此可见,他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将领,他似乎都不可以成为将帅,因为将帅不能只顾拼命,更要懂得驾驭三军,身为将帅,要懂得保护自己,怎么能动不动就上阵杀敌呢?因为不喜欢读书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很是欠缺,没有自己的思维,空有一腔孤勇,只会上场杀敌。而且曹操手下能征善战的将军,可谓数不胜数,那么他的可替代性就显而易见了。

回答(2):

曹彰明显从没得天下之志,个性粗线条,以当时情形不会受重视

回答(3):

很大可能是因为曹彰这个人有勇无谋,所以才会不受重视。

回答(4):

这可能是他的性格和形象塑造并不是那么完美,所以不被重视。

回答(5):

演义是一种小说,毕竟和历史是有出入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