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交易异常 请通过电子银行风险监控系统确认 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到银行柜台查不出原因,显示卡状态正常,就是取不出钱
2025-05-11 09:01: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建议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拨打银行客服热线。

将问题迅速反馈给银行客服热线通过银行端。客服人员进行在线查询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何导致的交易异常。

在确认是正常的现象或者已经查明原因确实存在异常之后。如果能够解决,寻求解决方案,通过银行柜台人员指导进行操作,以免自行操作造成的。

解决方法为:

1、打开已在手机上安装的工行手机银行APP,登陆工行账号。



2、点击主界面的“转账汇款”。



3、选择汇款方式“境内汇款”或者“境外汇款”,本文主要讲解“境内汇款”。



4、输入收款人的相关信息,如果有保存过相关的收款人信息,可以点击“收款姓名”右侧的头像按钮进行选择,相关信息输入完成之后,点击“下一步”。



5、系统会向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发送一条带有验证码的短信,输入短信中的验证码,点击“确定”。



6、点击完“确定”之后,系统会提示“交易正在处理……”,耐心等待。



7、处理完成,系统会提示“交易成功”或者“交易失败”,如果成功的话,点击“返回”或者“继续汇款”,如果交易失败,请检查相关的信息是否输入正确后再进行转账汇款。



回答(2):

自从人民银行规范了银行账户类别,并在2018年初提出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后,II/III类账户仿佛成为了银行互联网获客发展的救命稻草,基于II/III类账户的合作不绝于耳,噱头够丰富,但是实质落地创收之声却微乎其微,今天我们来说说这让我们爱恨交织的“银行电子账户”。

电子账户降低了账户的注册门槛,但是它终究还是银行账户,纳入银行账户的统筹管理,因此它势必要比互联网早已流行的“支付账户”发展晚,体验差。

体验更好的产品,想要重塑市场格局,尚需大量的资源投入,困难重重,体验不占优势的产品,难度已经可以想象了。

按照我们上次说的业务分类,我们可以知道,II类账户与I类账户分属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所以按照I类账户的发展逻辑发展II类账户,这条路一定不会顺畅,而如果复用I类账户的渠道,II类账户的发展除了为了满足业绩指标外,没有实质意义,甚至可能因为II类账户功能弱于I类,而对全行账户的运营造成冲击。

II类账户发展至今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当前账户的应用中,最高频的当属小额支付,II类账户归根结底还是银行账户,银行账户支付要么靠银行自建支付产品,以及培养用户支付习惯,重建支付体系成本巨大。

2、小额支付的流量入口,已经被几大互联网巨头的支付机构垄断,II类账户的对外支付应用,如不自建通路,仍需要借助第三方机构出入金,缺乏与零售用户的直接交互能力。

3、全市场I类账户已经具备小额支付能力,且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市场规范,新增II类账户重新用于支付市场的需求不大,反而会让原有体验复杂化。

4、II类账户的大小联盟,且银行间的利益博弈情况,导致II类账户的绑定I类账户存在限制,难以真正平台化应用。

5、社会认知层面,对老百姓而言,I、II、III类账户就像天书,一头雾水并未产生实质性的社会关注,金融机构并未提炼其核心价值,传播策略生硬直接。

面对II类账户的应用场景,很多银行将其向钱包的方向设计,用以支持场景输出战略,但是这种逻辑真的成立吗?

回答(3):

建议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拨打银行客服热线。将问题迅速反馈给银行,客服热线通过银行端。客服人员进行在线查询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何导致的交易异常。在确认是正常的现象或者已经查明原因确实存在异常之后。如果能够解决,寻求解决方案,通过银行。柜台人员指导进行操作,以免自行操作造成的。一些个人信息泄露

回答(4):

这个就等着在柜台处理吧,或者是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银行电脑上处理,不要个人在网上银行处理

回答(5):

你好,最后怎么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