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的特色

2025-05-08 14:17: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遍布厂区、家属区的有线大喇叭,每天早上6点半喇叭里开始吹起床号,然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伴着新闻人们开始吃早饭,开始骑着自行车奔向车间和学校,最后大喇叭以《运动员进行曲》或《三大纪律八项主义》结束广播。早中晚各广播一次。
2、露天电影,暖和的天气里每周1--2场,下午小娃儿们就开始占位子了,没占到好位子的还可以看银幕的反面。后来有电视了,露天电影就消失了,不是家家都有电视机的时候,就在露天放投影电视。
3、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每家都有几辆自行车,上班时由自行车汇成壮观的长龙,三线厂5--6岁的小孩都会骑自行车,那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车技都很高。
4、四川话、普通话、东北话、上海话。。。。。应有尽有,农转非的普通话都说得十分流利。
5、半军事化管理,那里最早时车间主任叫连长、工段长叫排长、小组长叫班长,很长一段时间是军管会的军代表是厂里的老大,任何事情是军代表说话才着数,军管会主任是一言九鼎。
6、三线厂人们的粮票与人民币一样在市场里流通,粮票可以换鸡蛋、蔬菜、水果、当然也可以换回老母鸡。
7、三线厂的小孩过得都很快乐,男孩都会滚铁环、掺陀螺、打弹弓,赢烟盒,女孩都会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
8、三线厂的小孩都会游泳,一般三线厂在选址时就考虑到水源问题,都是沿河而建,厂区一般都有条十分干净清澈的小河,夏天的河里就是三线厂小孩的天然游泳场,小孩们无师自通,从狗刨开始学会了游泳。
9、三线厂的小男孩一定不会把稻苗认成韭菜,一定知道什么样的藤子下长的地瓜什么样藤子下长的是红薯,知道什么时候玉米熟了,什么时候向日葵熟了,因为基本上都去挖过农民的红薯、地瓜吃,去掰过农民的玉米、向日葵。
10、三线厂的小孩胸前都挂得有一把家门的钥匙,因为家里除了上班的父母就是小孩自己了,学校不会像现在这样天天补课,下课了就自己打开家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1、三线厂的车间都在山洞里,山洞里面就是大厂房,各个岔洞就是各车间班组。一个厂往往有好几个山洞,山洞都有编号。
12、随着九十年代国家体制的改革,大部分三线厂经历了改革合并重组,也有很多三线厂迁入就近的城市,三线厂原来的闭塞性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