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做灭菌效果检测的话,常用下面两种方法:
一、化学指示卡测试法
将化学指示卡放置拟灭菌物品包中央。灭菌后,将包裹取出,观察指示卡,如果指示卡色块颜色达到或深于卡面标准色,说明物品包中心已达到灭菌温度和时间;如果指示剂颜色无变化或变色浅于标准色,则表明未达到规定的灭菌温度和时间。
二、生物监测法。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热力灭菌试验菌株为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将生物指示剂放入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试验包大小为25 cm×30 cm×30 cm。测试设5个点,分别为灭菌柜(上层中心,中层左前,右后,下层左后,排气口附近)。按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结束后,压碎安瓿培养基与菌片混合一起置于56°C培养箱内,24 h~48 h之间观察结果。如培养基的灭菌管,说明无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生长繁殖,表示灭菌彻底;如由紫红色变为黄色,说明有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生长繁殖,表示灭菌失败。
扩展资料:
灭菌原理: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室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与器械接触后饱和蒸汽释放出大量的潜热(2250KJ),当蒸汽遇到冷的灭菌物品时即冷凝成水,释放全部潜热,使灭菌物品的温度快速的升高,迅速升高的温度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将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全部杀死。
灭菌过程:待灭菌器械由消毒员放置到专用灭菌架内,推入灭菌器,关闭前门,操作人员运行灭菌器已预先设定好的灭菌程序进行灭菌处理。程序运行过程如下: 脉动——升温——灭菌——排汽——干燥——结束。
a.脉动:对灭菌器内室进行抽真空、进蒸汽操作,反复进行三次,然后再次抽真空,待内室压力到达脉动下限后,程序转入升温阶段。经过该阶段后,内室的冷空气排除率可达到99%以上,确保内室无死点,保证灭菌的合格。
b.升温:蒸汽经过灭菌器夹层进入内室,对器械进行加热,同时内室疏水阀间歇性开启,将蒸汽冷凝后产生的水排出。内室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程序转入灭菌阶段。
c.灭菌:开始灭菌计时,在此期间内室进汽阀受到内室温度和压力的共同控制以确保内室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器械进行灭菌。当内室温度高于灭菌器设定的数值上限时,进汽阀关闭,低于数值下限时,进汽阀打开;同时,当内室压力高于数值上限时,进汽阀也会关闭,低于内室压力下限值时,进汽阀打开以确保灭菌阶段温度的上下波动不超过3°。灭菌计时结束后,程序转入排汽阶段。
d.排汽:排汽阀打开,内室的蒸汽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排出,经过换热器的作用,大部分蒸汽冷凝成水,少部分蒸汽经过滤后排至大气。内室压力下降到设定值后,程序转入干燥阶段。
e.干燥:真空泵打开对内室进行抽真空,同时夹层保持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起到烘干器械的作用。
f.结束:蜂鸣器呼叫,此时可以打开门将灭菌车推出进行器械的晾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如果是做灭菌效果检测的话,常用下面两种方法:
一、化学指示卡测试法
将化学指示卡放置拟灭菌物品包中央。灭菌后,将包裹取出,观察指示卡,如果指示卡色块颜色达到或深于卡面标准色,说明物品包中心已达到灭菌温度和时间;如果指示剂颜色无变化或变色浅于标准色,则表明未达到规定的灭菌温度和时间。
二、生物监测法
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热力灭菌试验菌株为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将生物指示剂放入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试验包大小为25 cm×30 cm×30 cm。测试设5个点,分别为灭菌柜(上层中心,中层左前,右后,下层左后,排气口附近)。按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结束后,压碎安瓿培养基与菌片混合一起置于56°C培养箱内,24 h~48 h之间观察结果。如培养基的灭菌管不变色,说明无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生长繁殖,表示灭菌彻底;如由紫红色变为黄色,说明有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生长繁殖,表示灭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