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5-05-13 10:25: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核心提示:本期报告中,郭建宁教授为我们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路径,回答了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是为了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对内是为了凝聚社会共识和引领社会风尚,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郭建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家知道,这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理论热点,也是一个实践热点。我刚才进到我们学院的时候,看到我们楼下的一些橱窗、一些广告栏里面,都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样一些宣传。在北京的街头,在一些过街天桥上,大家都会看到一些标语,有24个字的内容,也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这样一些标语。
引言: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怎么来的?2007年十七大的时候,我们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关键词是体系。到了2012年十八大的时候我们叫三个倡导,就说出了这24个字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讲完这24个字,它下面有一句话,叫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这个意见里面明确提出,这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2014年的2月24号,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学习的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最大的信号。从2月24号之后,在中宣部的统一安排下,报纸、媒体、网络、广播开始宣传这24个字,有了整版整版的广告,中央电视台专门有一个栏目,许多报纸都有栏目,开了好多的研讨会,大家都越来越关注核心价值观了。
改革开放35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初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到底是什么?我讲我的一个看法,大家看这样的理解行不行?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这35年,我们发展特别快,变化特别大,取得的成就也举世瞩目、有目共睹。我们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这35年我们最大的成就是经济。35年前,我们基本上还是一穷二白,或者说没有根本改变,温饱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现在我们温饱解决了,初步小康了,下面是全面小康。我们的经济,改革开放前占世界第十一位,现在我们占世界第二位,我们是2005年GDP总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2008年超过了德国,2010年超过了日本,这个成就巨大、举世瞩目。
我们现在的GDP世界第二,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注意不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还包括军事、科技等还有一些差距,我讲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了。下面一个问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世界话语权是多少?这个答案不好说,但是估计大家都认为不到世界第二,就是它没有和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匹配。我们怎么取得这样一种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这是对外。
对内,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各种思想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冲突,我们叫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云计算。年轻人的价值观、价值判断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可变性,变化太快了。我们要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多样化的价值判断。我们怎么凝聚社会共识?怎么引领社会风尚?现在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你说好,他可能说不好;你说它有意义,他可能说没有意义。我们怎么凝聚社会共识?怎么引领社会风尚?它需要有一个精神旗帜、思想引领和文化导向,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在这样一个多变的、多元的、多样化的社会中来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
我觉得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作用。对外要有话语权,要有影响力,GDP世界第二了,我们的软实力、话语权要极大的提升;对内要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现在我们的影响力是经济,下一步要有文化,要有软实力,再往后要有核心价值观,要有世界话语权。这种价值观,我们讲起来有底气,别人听起来也服气。我们不仅有经济的影响力,而且有文化的影响力,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有国际的话语权。没有经济肯定不行,但是仅有经济也不行,还要有文化,还要有核心价值观,还要有社会公信力,还要有道德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概就起这个作用。这就是前面讲的为什么要在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崛起、经济奇迹已成事实的时候,这么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觉得是这样,一个城市要有城市精神,北京有北京精神,一个大学要有校训,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几个词把我们学校的特征概括出来。核心价值观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国训,它是一个至高点,它是一个文化软实力的内核,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要用这个东西来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强大正能量。所以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前面讲的一些体会。
下面的课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来进行: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基本遵循;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路径。

回答(2):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4.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5.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回答(3):

  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的社会形态,在社会运动进程中需要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回答(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回答(5):

  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当我们庆幸生活美好的同时,现在那些“精神荒芜”青少年的人群正不断的在增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不懂什么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精神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现正在腐蚀着我们社会的根基。
  现在这样的青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家庭比较富裕,经济环境比较宽松,受自己支配的金钱也较多,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读书,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哪里?因为他们不需要自己打拼,年纪轻轻就可以有资格成为“百万富翁”乃至“千万富翁”,他们精神空虚,有的为了寻求刺激而沾染上了毒品。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备受全社会的关注,当我们给于了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后,是否也应该警惕他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已经为青少年们提供了发挥自我的广阔舞台,但这舞台也对当代的青少年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少年们要肩负起中国崛起的历史使命,不仅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还需要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精神食粮。在当今社会,能力并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如今企业、政府挑选人才,首先注重的是德,挑选那些德才兼并的社会栋梁为接班人。德,已成为现在社会选人、评价人的最基本尺度。
  而现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南针,他为青少年们的加强自身修养、锻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让他们明白在思想道德领域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从而让正气得到弘扬,让邪气无处藏身。
  让青少年们充分的领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良好风气,只有让他们自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华的崛起才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