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熹宗朱由校在历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皇帝,所谓有特色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的木匠。对木器制造到了痴迷的程度,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乐此不疲,亲自操作。他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据史书记载,折叠床就是他的发明。他还喜欢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五官四肢,无不备具,神态逼真,动作亦惟妙惟肖。做好后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他还发明了自动喷水的木偶舞台戏,工艺都相当高超。据说他还致力造一只会飞的木鸟,成功了没有不得而知。朱由校上朝不勤,但干起木匠活来决不含糊。除了白天外,往往干到半夜也不休息,身边太监做他的助手。漆工活他也很在行,从配料到上漆,他都是自己动手。兴致高时,把衣服脱了光着身子干。他还喜欢盖房屋,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那一阵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悼,重新设计新样再制作,从不感到厌倦。有一个笑话,说朱由校对大臣们进殿呼万岁很不感兴趣,说:“胡说八道!从古到今哪有什么万岁不死的?以后上朝不要喊什么万岁了。”大臣们说:“上朝不能无声无息,不呼万岁,总得呼个什么吧?”朱由校说:“就呼‘木鸟飞’吧。”于是,一上朝大家一齐呼道:“木鸟飞,木鸟飞,木鸟高高飞。”这大概是后来的演义。尤其是盖造房屋。他亲自操着斧头、锯片和凿子,整天和亲近的几个大臣在一道研究如何安椽上梁。他的木工手艺据说不错,连一般称作“能工巧匠”的人也未必能比得上他。熹宗朝夕营造,造成了就高兴,高兴了不久又不满意,然后推倒重来,反反复复,不知厌倦。当他干活的时候,常常脱掉龙袍,穿着汗衣,不是平时十分亲近的人根本不让看。每次大臣或是太监上书奏事,他总是不耐烦地说:“你们用心去吧,我知道了。”他到底知道了什么呢?天才知道.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山东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王二之起义。熹宗却不务正业,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熹宗“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高四尺许,玲珑巧妙”。由于经常沉迷其中,技巧娴熟,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熹宗的贪玩使得宦官专政,奸佞弄权,正如《酌中志余》所述:“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乾辈曰:‘我都知道了,你们用心行去。’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魏忠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扩充势力,步步夺权的.《明史卷二十二·熹宗》中评说:“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熹宗专心致志地盖着他的“宫殿”,奸佞们却在悄悄地挖着他的墙脚,熹宗死后仅10多年,明朝就灭亡了。
其他皇帝的爱好
汉灵帝没即位的时候为解渎亭侯,大概日子过得挺拮据,所以等他登基以后,屡屡叹息桓帝没有私房钱,自己也身体力行地为自己谋点“福利”。为了增加自己“小金库”的财政收入,他在西园公开卖官,明码标价:二千石官,售价二千万;四百石官,售价四百万。要想当县令的,根据每个县情况的好坏,价钱不同。又私下里让人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有钱的当场一手交钱,一手交官印;没钱的也可以先到任上,然后“连本带息”加倍偿还。既然是做买卖,当然也有优惠啦:如果是以德行应选的人来买官,可以半价,甚至只收三分之一的钱。可是,如果果真是品德高尚的人,怎么会来买官呢?灵帝可不管这些,他关心的只是多卖出几个官,多得些体己钱。有个叫崔烈的人花五百万钱买得了司徒的官职,拜见天子时,灵帝还很有些不高兴:“朕真是后悔没有再吝啬一点,你这个官,可值千万呢!”卖官得到的这些钱,全都归灵帝个人花费,他为此还专门在西园建了一座仓库来储存它们。灵帝还喜欢一些古怪的游戏,比如他常在西园自己赶着四匹白驴拉的车子,在宫内神气地驱驰;比如他喜欢听人讲市井故事,就让宫女们假扮成客店老板娘或者其他做小买卖的,自己呢,穿着商人的服装,一本正经地跟她们周旋或是饮酒作乐;再比如,在西园里弄些小狗,让它们戴着高高的进贤冠,佩绶带,用以取乐。
应该越早的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