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日照计算原理

2025-04-17 15:59: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建筑日照是根据阳光直射原理和日照标准,研究日照和建筑的关系以及日照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光学中的重要课题。研究建筑日照的目的是充分利用阳光以满足室内光环境和卫生要求,同时防止室内过热。阳光可以满足建筑采光的需求;在幼儿园、疗养院、医院的病房和住宅中,充足的直射阳光还有杀菌和促进人体健康等作用,在冬季又可提高室内气温。有的地方还可用太阳能作能源(见太阳能建筑)。 建筑日照计算在上世纪上半叶主要采用2类方法:   第一类:作图法,包括:正日影图、棒影图、瞬时阴影图及分时阴影叠合图(影子信封)。   第二类:模型测试,使用建筑的缩尺模型和日规仪进行分析。   上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采用计算机绘制阴影图及日照等时线图。 直到上个世纪末,国内国内还在使用作图法,作图法十分麻烦,所以常有设计人员图省事采用日照间距系数表,日照间距系数表是规范中的推荐指标,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用于建筑布置严格符合日照间距系数表的测算条件的场合:沿纬向平行布置的6层条式住宅(楼高18.18米,首层窗台距室外地面1.35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71页)    建筑日照 日照间距系数表不能用于其它复杂的布置场合,如:1.单幢建筑物纵向长度过长的情况。2.条式与点式建筑物混合遮蔽的场合。3. 小区中存在着超高建筑物。 在建筑小区建筑总平面日照计算中,不能用多个单体建筑物的日照等时线简单线性叠加。   对于不同朝向的日照计算,我国一些城市的地方法规对太阳光线入射角度与承照墙面的夹角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用棒影图求解十分麻烦。 居住区众多点式和条式住宅混合形成的日照等时线场存在着日照等时线的摄动现象,这种现象造成用间距系数来测算日照情况存在较大误差。简单地采用从图纸上量取间距系数来制定建筑的排布和间距是极不可靠的,它可能导致失误,在方案后期发现的日照问题将给设计单位和业主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