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特点

爬山虎哪里有脚?
2025-05-03 21:27:4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应该不叫脚吧?:)
与咱们一般吃的葡萄同属葡萄科植物,在叶柄基部会有卷须生出,与葡萄不同的是爬山虎的卷须分支更多,并且在卷须分支的尖端有带有一定粘性的小“吸盘”,用来附着在接触到的物体上,帮助爬山虎向高处生长。这个应该是楼主所说的“脚”吧……
这个脚是长时间进化的产物,藤本植物在进化过程中被自然选择确定了不同的进化方向,一些以盘旋缠绕的方式来“攀爬”旁边的大树,以便能够到高处获得更多的阳光(紫藤等),一些以气生根特化成有一定攀附作用的器官来攀附附近的物体向上生长(绿萝等一些藤本植物),一些叶柄基部特化出卷须(葡萄),更有爬山虎在卷须的尖端特化出吸盘成为它们攀附生长用的器官。

回答(2):

葡萄科爬山虎属落叶藤本。又称爬墙虎、地锦。老枝皮孔明显。卷须短而多分枝,端具吸盘。附山石、墙壁等向上生长,如爬山之虎,因而得名。叶广卵形,互生,先端略呈3尖裂或裂成3小叶,缘有粗齿。花小,黄绿色。浆果蓝黑色。原产中国、日本。适应性强,在中国栽培甚广。性耐寒,喜阴湿,但在向阳处也能迅速生长。枝叶茂密,寿命较长。在潮湿条件下,蔓上易生气根。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播种或压条繁殖。栽植初期宜重剪,促其多发枝蔓,以防老蔓过早光秃。常用作垂直绿化材料,用以攀附墙面、园林山石或枯树干等,尤其适合高大建筑物墙面的绿化。入秋叶色变为橙黄或砖红色,颇美观。

回答(3):

爬山虎
葡萄科爬山虎属落叶藤本。又称爬墙虎、地锦。老枝皮孔明显。卷须短而多分枝,端具吸盘。附山石、墙壁等向上生长,如爬山之虎,因而得名。叶广卵形,互生,先端略呈3尖裂或裂成3小叶,缘有粗齿。花小,黄绿色。浆果蓝黑色。原产中国、日本。适应性强,在中国栽培甚广。性耐寒,喜阴湿,但在向阳处也能迅速生长。枝叶茂密,寿命较长。在潮湿条件下,蔓上易生气根。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播种或压条繁殖。栽植初期宜重剪,促其多发枝蔓,以防老蔓过早光秃。常用作垂直绿化材料,用以攀附墙面、园林山石或枯树干等,尤其适合高大建筑物墙面的绿化。入秋叶色变为橙黄或砖红色,颇美观。还可用作地被植物,覆盖土面和护坡。

回答(4):

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树皮有皮孔,髓白色。枝条粗壮,卷须短,多分枝,顶端有吸盘。叶互生,花枝上的叶宽卵形,长8~18cm,宽6~16cm,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叶分裂成3小叶,幼枝上的叶较小,常不分裂。聚伞花序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长4~8cm,较叶柄短;花5数;萼全缘;花瓣顶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浆果小球形,熟时蓝黑色。花期6月,果期9~10月。多攀援于岩石、大树、墙壁上和山上。原产于亚洲东部、喜马拉稚山区及北美洲,在我国分布极广,日本也有分布。 我国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福建都有分布。落叶藤本植物,叶子互生,叶柄细长,花浅绿色。结浆果、球茎。颈上有卷须。能附着在岩石或墙壁上。
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它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爬山虎生性随和,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绿化覆盖面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
夏季枝叶茂密,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适于配植宅院墙壁、围墙、庭园入口处、桥头石堍等处。可用于绿化房屋墙壁、公园山石,既可美化环境,又能降温,调节空气,减少噪音。
由于爬山虎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而且由于叶片与墙面之间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它作为屏障,既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爬山虎的卷须式吸盘还能吸去墙上的水分,有助于使潮湿的房屋变得干燥;而干燥的季节,又可以增加湿度。
爬山虎是垂直绿化的优选植物。垂直绿化又称攀缘绿化,是利用攀缘植物向建筑物或棚架攀附生长的一种绿化方式。爬山虎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攀缘植物,它依靠吸盘沿着墙壁往上爬。种植的时间长了,密集的绿叶覆盖了建筑物的外墙,就像穿上了绿装。春天,爬山虎长得郁郁葱葱;夏天,开黄绿色小花;秋天,爬山虎的叶子变成橙黄色;这就使得建筑物的色彩富于变化。除爬山虎之外,牵牛花、紫藤等也可供垂直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