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柏油马路浇沥青后撒一层石子是为了形成一个较致密的沥青结构层,使得路面坚实、严密、不透水的。
这种沥青层往往要盖两层、三层,有的甚至要盖四层,铺完以后车轮在马路上辗过,不会走样变形。
沥青贯入式路面是把沥青浇洒在铺好的主层集料上,再分层撒布嵌缝石屑和浇洒沥青,分层压实,形成一个较致密的沥青结构层。浇洒施工的优点是设备简单,运料方便。把最后一层浇洒沥青和撒布石屑改为铺筑预拌细粒沥青混合料,以加速成型和减少浮动灰尘,并有利于表面排水。
扩展资料:
避免或减轻路面非荷载型裂缝的产生
1、材料方面
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的裂缝主要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选用低温劲度小、延度大、温度敏感性差、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精选矿料,准确级配沥青面层的矿料和合理配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配制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用量,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均可有效减少裂缝。
2、设计方面
在进行半刚性路面设计时,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沥青面层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采用合适的沥青面层厚度,确保半刚性基层在使用期间一般不会产生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
要特别注意加固地基,防止因地基软弱而出现不均匀沉降,使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填筑路基,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路面具有稳定的基础: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及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
3、施工方面
精心施工,选择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基处理,提高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
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防止其产生裂缝反射到表面层,保护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养生结束后,应立即喷洒透层油,并尽快铺筑沥青面层。
4、养护方面
严格养护管理,加强路面保洁,确保排水性能良好。及时对裂缝的进行科学的处理,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
5、加强交通管理
加强交通管理,限制大型超载车通行;在夏季连续高温时段,运营管理单位可将重车安排在夜间、凌晨路表气温较低时段通过:禁止带钉轮胎对路面的过度磨损或者更加严厉地限制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沥青路面
筑路工人在修路的时候,总是把热沥青浇洒在碎石基层上,接着撒布一层石子,再用压路机滚压几遍;又浇一次沥青撒一层石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沥青的特性。沥青,是一种优良的粘结材料。它在常温下,是固体或半固体的可塑性物质,表面有黑亮光泽,当温度高到150°C左右时,沥青就象液体一样流动。这时把它装进机器里,就能均匀地浇洒在碎石面上,等沥青凉了,这层沥青薄膜就牢牢抓住了每块碎石。假如继续往上浇沥青,那么沥青膜会越积越厚,最后,冷凝成一个纯沥青层。由于黑色沥青的吸热力强,在暖和的天气里,沥青马路的表面温度会高出气温十几度,这样路面就会发软;被车辆一压,马路就变得凹凸不平了。为了补救沥青的这个弱点,人们就让石子和沥青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在铺沥青路时,每烧一次沥青,就撒一层石子,然后用压路机一压使它们贴紧;让每一块厂子都粘有沥青膜,让沥青膜之间拉起手来,形成一层坚实、严密、不透水的被子。这种沥青被子往往要盖两层、三层,有的甚至盖四层,以后就是有千万个车辆在马路上压过,它也不大会走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