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马桶座垫上都有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很小的微生物:引发传染性疾病的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最常见的有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型杆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伤寒沙门氏菌、化脓性链球菌等等致病性病菌,可能传播SARS、艾滋病、皮肤病、性病和肝病等传染病,甚至引起死亡。 根据相关公共卫生权威部门调查发现,32%的马桶坐垫上有痢疾杆菌,其中一种名为“宋内”的痢疾杆菌在马桶坐垫上存活的时间长达17天;另一份实验报告也指出,将1亿个脊髓灰质炎病毒投入马桶内,溅到座垫上的病毒竟有3000个。马桶坐垫容易吸附、滞留排泄污染物,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很大,污染如此严重的地方恰恰和人们皮肤的接触最“亲密”,中国人口密度高,疾病间接传染引起流行的危险性理加高。 有人认为与如厕习惯有关 有专家认为,公众对马桶卫生的顾虑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在作祟。 16世纪马桶才被发明出来的,在这之前人们大都是蹲着上厕所的。随着西方文明进入中国,马桶才开始在中国引进,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马桶开始在中国广泛使用,更多的中国人都习惯蹲着上厕所。 公用马桶即便不传播疾病,但想到你的皮肤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和他人皮肤通过马桶“亲密接触”,这让不少人毛骨悚然。不少人表示,假使不得已坐在公共马桶上方便,他们往往拉不出。 看来,在中国人整体卫生习惯、社会整体的清洁水平都没有明显改善的前提下,中国人在蹲着如厕的传统习惯驱使下,人们对公共马桶的心理障碍一时间并不能消除,站在马桶如厕的非常举动还会继续上演。 交叉感染隐患到底有多大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前院长乐家豫教授说:“使用公共马桶造成性病和皮肤病交叉感染的概率很小。”,在他50年临床经历中还没有碰到过或听说过由于使用公共马桶造成性病、皮肤病交叉感染的病例。 他介绍说,在与性病、皮肤病病菌接触时,只有接触者皮肤黏膜破损,病菌数量足够大、活性足够,接触者自体免疫力低下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才可能造成感染。 乐家豫教授认为,一般条件的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场所,都会有保洁员使用消毒剂拭擦马桶圈,病菌在干燥的环境下无生存之地,人们在使用这些公用马桶时应该完全放心。倘若使用者还不放心,只要用卫生纸拭擦马桶圈,即可保证自己不被传染。 然而,北京性病防治所的一位专家坚决反对上讲叙法:“公共马桶不传播性病,如何解释现在性病高传播率,许多是渠道不明的间接传播呢?应该说,使用公共马桶间接感染上性病和皮肤病的几率是存在的。”她说,尽管目前并没公开的研究资料和统计数据显示,公共马桶传播性病到底有多大几率,可是许多父母没有性病的家庭,其儿童却感染了性病,原因一直找不到,公共马桶交叉感染的隐患是存在的。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春梅则表示,能通过接触传染的皮肤病(皮肤癣、梅毒、浅表真菌等)和性病(淋病等),都有可能通过共用马桶传染。 【解决方案】 为了预防马桶坐垫皮肤炎,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 * 医院、学校、商务楼、宾馆、机场、娱乐场所等公共厕所使用公共场所专用马桶坐垫丽洁垫(Hygiloop) ,这种丽洁垫采用一次性卫生薄膜隔离皮肤与垫圈,一人一座,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由于不需要使用清洁剂清洗,也避免了因化学品造成皮肤过敏发炎的可能。 * 选用高质量的盖板,如尿醛盖板,抗菌盖板等, 但无论选用何种盖板,都必须坚持清洁。 * 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外面公用的公共马桶,接触多了,真的会得性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