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为什么检验碘离子,溴离子和氯离子时要先加硝酸再加硝酸银?

2025-05-21 01:07:2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加入的硝酸很稀,氧化性不足以将卤素离子氧化为单质。

主要是排除干扰。
排除碳酸根、硅酸根等的干扰。
比如说硅酸根,你加入HNO3的话会有白色沉淀,过滤后再加AgNO3就可以检验了。而如果先加AgNO3,再加HNO3,则白色沉淀H2SiO3不溶,就会误检。
这些离子是原来的溶液中可能有的,不是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来的。

不懂的话欢迎追问~

回答(2):

硝酸具备弱氧化性,不会氧化碘离子。 先加酸, 再加硝酸银, 防止空气中CO2的影响, 即碳酸根会生成碳酸银沉淀, 失去了Ag+的氧化性。

该检验法, 是利用酸性条件下, 银离子的强氧化性, 将碘,溴氧化成单质, 2者颜色不一样, 从而鉴别出来, 对于氯离子, 银不能氧化。。。

以上, 希望同学明白,搞懂。。。 === 毕老师

回答(3):

硝酸有强氧化性,随酸度增加而增加(根据能史特方程)。低价的离子都有还原性。
酸化的目的是排除Ag2O,AgOH干扰。碳酸银量很少,你想一下,银离子易水解,二氧化碳在碱性条件下被吸收变成碳酸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03%,在碱液(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等)才需要考虑二氧化碳干扰。
望采纳,尽管高一的不太懂。

回答(4):

排除碳酸根,亚硫酸根等离子的干扰
目前高中常考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就只有:Baso4,AgCL,AgBr,AgI,H2si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