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信仰的势力早就超过了正统的宗教。仅福建地区,2002年和2003年,正式登记的五大宗教(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活动场所只有40多个,而10平方米以上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却有26130个。
在福建,神之种种,有神火照路的“照天君”,有救产护胎的“陈靖姑”,也有助人发家致富的“裴仙爷”,更有名目繁多的各类“土神”、社神以及境主。各地神明林林总总,千奇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综合来看,福建神仙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原始图腾。福建地处东南,气候湿热,青蛙、蟾蜍、蛇虫时常出没。在民间,人们将这些物种视为有灵性的神物。《闽都别记》有“三脚蟾,乃神物”之语,福州民间更是将其视为财神或神物的化身。不仅如此,福州地区时常奉祀蛙神,民间一般称之“青蛤将军”。这和人们最原始的图腾崇拜密不可分。
二是宗教信仰。历史上福建宗教氛围浓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并行不悖,泉州更是有“宗教胜地”之称。既然宗教众多,各类宗教有关的神灵也就出现了。
从来源来看,福建拜神佛、重鬼神、敬天地已然成为一种流传千年的习俗。福建为什么供奉有这么多的神仙呢?其实,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二是福建多山临海。靠海的,就要跑船远航,靠天吃饭;靠山的,就要以山为邻,自然要寻求土地爷爷庇护。既有山又有水,山水之间,生物多样,其中不乏蟾蜍、毒蛇等毒物,对他们的崇拜,更是一种敬畏心理。
三是福建虽偏居东南,但绝非世外桃源,历史上屡屡发生兵祸。一旦发生兵祸,总会出现一些善人义士挺身而出。人们对其感恩戴德,不断拜谢供奉,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成了神仙。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势力早就超过了正统的宗教。仅福建地区,2002年和2003年,正式登记的五大宗教(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活动场所只有40多个,而10平方米以上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却有26130个。
原因有二:
一、福建地区有大量的动物被古代人们信奉为“图腾”
福建地区由于气候湿润,十分的适合大量的毒虫生活。而在古时候人们十分的迷信,在见到一些罕见的动物之后,便觉得这是上天派遣下来的使者,会给人们带来好运,于是将一些罕见的动物刻画到建筑上或者传承之物上,当做信仰的图腾。
图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迷信,同时也代表着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祈求好的生活的一种寄托。而由于福建那边,在当时有着很多的小部落,各个部落之间所信奉的图腾又不同,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的“图腾神灵”。
实际上这种“图腾神灵”最初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图腾逐渐的延伸出了很多传说,因此而加大了图腾的神秘性,并且赋予了这些图腾种种的神奇本领,所以这些图腾才成为了一些特殊的“神灵”。
二、宗教众多
福建地区是属于沿海地区,在古代虽然交通并不发达,特别是海上交通特别落后。但是这种海上的交通落后也使得那些能够穿洋过海到达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在当地人们眼中变得十分的“强大”。
海在当时沿海地区的人们眼中是十分危险的,一般人不要说是渡过海洋,就算是深入海洋也是十分难得的事情,所以那些渡过海洋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宗教就有了一种更加强大更加神秘的身影,这使得那些宗教很容易就被沿海地区的人们去信仰。
因此那些宗教的神灵,就成为了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灵。毕竟人们相信一个更加强大的神灵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才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而且更加强大的神灵也更加的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