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道历史题

2025-05-15 15:57:0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答:材料一反映的是明朝时期撤藩(燕王)的事件。

(2)这是哪位帝王的做法?其目的是什么?
答:这个是朱允炆的做法。目的:为了巩固中央政府的统治,消减各地方王爷的权利和兵权,以免未来发生前朝的内乱!也是为了让皇孙朱允文能顺利的当上皇帝!

(3)材料三是哪位人物的做法?
答:是燕王朱棣的做法。

(4)三个材料中的事件全面展开后,引发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后,统治者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于哪一年迁都?统治者为加强君主权利,又设置了什么机构?
答:三个材料中的事件全面展开,引发了靖难之役。朱棣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于1721年迁都北京。朱棣为加强君主权利,又设置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回答(2):

材料一:“以叔父之尊,多不逊”
材料二:“剪燕手足”
材料三:“练兵后苑中”,“日夜铸军器。”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明建文帝的削藩。

(2)这是哪位帝王的做法?其目的是什么?

明朝建文帝朱允文;削除势力日益膨胀的燕王等对自己的威胁,以巩固自己的政权统治。

(3)材料三是哪位人物的做法?

燕王朱棣

(4)三个材料中的事件全面展开后,引发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后,统治者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于哪一年迁都?统治者为加强君主权利,又设置了什么机构?
引发了靖难之役;此事件后,统治者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于1421年迁都北京;统治者为加强君主权利,又设置了特务机构东厂。

回答(3):

我来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明初镇守在外的藩王权大难制,建文帝欲废之而后快,开展了一系列废藩举措,引起燕王朱棣不满。

2:明成祖朱棣,其目的是取代建文帝。

3: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

4:引发了靖难之役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平

设置了锦衣卫。